2009年安徽省考真题,语文卷,答案。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是150(包括纸上书写5分),考试时间是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卷”和“答卷”。请务必回答“答题卡”上的问题。回答“试卷”上的问题是无效的。

3.在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随身携带的新华字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卷”一起交回。

一、语言积累和综合运用(35分)

1.背古诗词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填写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①、然后衰,三而竭。(《曹刿辩论》)

②,死于幸福。(《孟子?夏”)

然而,当中国拥有我们的友谊时。(王波《送别杜赴蜀官》)

总有一天,我会乘风破浪。(李白的《很难走》)

⑤谁的新燕子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春游》)

⑥,千里之外* * *单鹃。(苏轼《水调》?明月几时有?)

(2)口述杜牧的《赤壁》,或韩愈的《初春》赠张《水部十八员》。

2.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问题(1)-(4)。(9分)

站在旷野上,苍白的qi6ng充满了说不出的寂静;枕石溪畔,水月传达无尽思念;听雨危楼,幽深的巷子里飘着淡淡的花香。满天繁星,林尽染,江水东去,天地间yùn所蕴含的灵气无声无息。仰望星空,一个人在林中漫步,在岸边歌唱,人的气质完全可以挥洒出来。灵气和气质跨越了时空,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歌唱的永恒主题。

(1)对添加的单词进行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在()李沧qi 6 ng()yěN()中含有古()。

(2)文中""一词有错别字,该词正确拼写为" "。

(3)在《听雨与危楼》中,“危”的意思是;在“一步林间小路”中,“一步”的意思是。

(4)这种描写主要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达对天地灵气和人的气质的赞美。

3.利用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由三位名人的传记组成:德国音乐家、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基罗以及俄罗斯作家。

(2)在《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到达小人国和成年的原因是什么?

我校学生会将于5月4日下午2点在第一会议室召开以“我与文明同行”为主题的座谈会。以下是一些需要你解决的问题。(12分)

(1)请从“文明”二字入手,拟一个宣传口号。要求:①紧扣座谈会主题;(2)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③不超过20个单词。

(2)座谈会前,你的同学准备了一篇演讲稿。以下是演讲中的一段话,请根据提示和要求做一些修改。

[A]千百年来,文明以其无尽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在前进。作为当代中学生,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做文明人,不仅能体现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有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要讲礼貌,讲诚信,遵纪守法,尊师爱友,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C]坚决纠正过去存在的不良行为,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的文明形象。

句子[a]太长,可能听起来大家都很难开口。请把它改成几个更短的句子。(可以增删几个字,不改变原意)

[b]句有搭配不当的问题,可以把""改为" "。

(3)前后看句子,[C]的句式不够和谐。请对[C]进行适当调整。

(3)5月3日上午,学生会主席邀请你们班的杨老师参加第二天下午的座谈会,杨老师不在,学生会主席让你代他转告。那天下午你对杨小姐说了什么?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1] (22分)

枫叶颂

孟超

我喜欢枫叶,因为它是深红色和华丽的。

多少年来,一想到秋天,我首先想到的是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驻足坐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会引发很多联想和感触。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让我忍不住着迷。

在北京,重阳节后是香山看枫叶的好时候。以前文人骚客经常在这种时候骑着小毛驴出西直门,一步一步往西走。到了碧云寺,渐渐好了起来。像喝了一杯雕花酒,被枫叶的鲜艳色彩陶醉,流连忘返。有时,他们会即兴创作诗歌。虽然我没有那种闲散的优雅,但我也爱枫叶。不为别的,说白了就是因为她红!

秋冬之交,该吃萝卜了。晚上的街上,经常会有“萝卜和梨”清脆的叫声,诱惑你去买一个尝尝。萝卜还有一个名字叫“红到心口”,但它的心是不是红的,要切开才能知道。这个赶不上枫叶。枫叶如此直接,如此不加掩饰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红,好大胆。

枫叶的可爱之处在于,当别的叶儿已经在秋天枯萎的时候,她却偏偏是艳丽的红色。她能经受风霜、秋风、西风,但她并不畏惧,严霜下的她更美,显出她无所畏惧的样子。仅此一点就值得我们赞扬。

有人说,枫叶虽红,毕竟是寒冷的秋天。董希祥有句警句:“你别看四川的红叶都是,都是人眼里出的血!”告别枫叶,把枫叶比作血液,是随着人的心情而生的。但在我看来,无论是寒还是血,还是在于秋,而不在于枫叶;把枫叶的红比作血,正是因为她能抵御寒气!枫叶并不因为红而寂寞。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丽的黄鞠,山涧的宋庆,挺拔的竹子,芬芳的梅花,或与她同时绽放,或此起彼伏,都伴随着枫叶,在抗寒中各显风采。

一想到秋天,我就想到枫叶,常常让我想起那些勇于克服困难,在各个岗位上展示自己的劳动者。他们抗击严寒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时代精神。他们虽然平凡,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比较合适。

我赞美枫叶,我爱她对抗西风,有点红!

(选自“100首名曲”,有改动)

5.从上面来看,枫叶有什么特点?(4分)

6.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并引用《东西厢》中的警句是出于什么目的?(6分)

7.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下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8.作者写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3分)

9.这篇文章是根据枫叶写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写作思路。(3分)

二(18分)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泥滩上的水生植物群落的总称,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如红树林、海草雌、海桑、红茄子冬等。适合生长在干燥平静的海滩、湿地或淤泥较深的河口。红树林一年四季常绿,树皮呈红色是因为含有一种叫“单”的化学物质,所以叫“红树林”。

与其他类型的森林相比,红树林有许多独特的特征。为了适应高盐度的海洋环境,叶片上有排盐孔,可以有效排出吸入体内的海水盐分,其作用类似于人体皮肤上的汗毛孔。此外,红树林扎根于海底淤泥中,通风不良,所以大多有各种形状的呼吸根伸出地面。最奇特的是,红树林的繁殖是“胎生”的。种子在母树上孕育,成熟后在母树上萌发成芽,然后随着果实落入大海,几个小时内就能生根,长成独立的植株。红树林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密集的柱根,多生于树干基部,逐渐向下延伸,插入土中,形成纵横交错、抗风的拱形支撑。

以红树林为中心的海洋生态系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通过食物链维持着自身的生态平衡。红树林靠从海底土壤中吸收养分生存。它们的叶子和树枝是鱼虾的食物,鸟类吃鱼虾。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植物和动物的遗骸分解成无机物,并归还给土壤。

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以海南岛的红树林为例。系统内有鸟类114种(占全岛40%以上),昆虫100多种,水生动物100多种,平均每年每公顷可产鱼、虾、蟹等海产品750多公斤。所以海南自古就有万亩红树林。可用作鞣革(r6u)材料和染料;有些红树植物坚硬耐腐蚀,是建筑和船舶的优质材料。有些红树植物还可以入药,治疗淋巴结核、皮肤病、癌症等。

红树林也有很高的环保价值。红树林的根深植于海中,可以防御海风,抵御海浪的侵袭,保护农田和村镇,被誉为“海防的天然卫士”。同时,红树林根系发达,枝叶繁茂,还能吸收海洋中的大量污染物,净化海水。此外,红树林具有很高的生态研究价值和旅游观赏价值。

由于红树林特殊的生长环境,物种相对贫乏。全世界共有23科34属81种,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东洋型,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和非洲东海岸,种类丰富;西方型,分布于北美、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西海岸,种类相对贫乏。我国有红树林13科24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福建沿海,其中海南岛最为丰富,占全国的70%以上。

(摘自苏宗琦《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10.第一段介绍了哪三个方面?(3分)

11.根据第二段,总结红树林的生物学特征。(4分)

12.根据第三段,简述红树林与海底土壤的关系。

13.在谈到红树林的功能时,文章介绍了红树林的生态研究价值。(3分)

14.用什么方法解释第四段下划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4分)

三(15分)

鱼是我想要的(节选)

鱼,我想要的;熊掌才是我想要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生活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要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生活是我想要的,我比活着的人更想要,所以我不想得到;死亡是我所讨厌的,我比死人更讨厌它,所以我忍受着我不想做的事情。下同)也。人要的无非是命,为什么不用能活的人呢?是什么让人比死人还惨,那为什么不治疗可以治愈的病人呢?如果你是对的,那你生来就没必要,如果你是对的,那你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捣乱。一碗饭,一碗汤,得到它可以活下去,得不到它会饿死。但带着不屑的喝吃,饥饿的行人不愿接受;用脚踢别人吃的,乞丐是不会收的。

郭杨

文天祥

一旦努力来了,身边的明星就少了。

山河破碎风飘,人生经历跌宕起伏。

恐惧滩头说恐惧,海洋里有一声叹息。

自古谁没死过?取丹之心,照历史。

15.解释下列单词的意思。(4分)

(1)所以,如果你不想得到,你可以得到:

(2)如果你让人们想要的不仅仅是出生:

(3)邪恶比死人更可怕:

④拿单鑫的历史和历史的照片来说:

16.(4分)

(1)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2)不独立的人有一颗心。

17.读下面的句子时,每个句子至少要有一个停顿。请用“/”标记这个暂停。

(1)是你想要比活人更多的原因。

(2)山河破碎,风起云涌。

18.请摘录原文中的句子,填入下表。(5分)

目录

体现中心(或主题)的句子

* * *同样的追求

我想要我想要的。

穿越零的海洋

三。写作(55分)

19.请以“师生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55分)

提示和要求

(1)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和知识,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请大胆选择自己最能驾驭的风格,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来写。

(3)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文中,否则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好的行为。相信你不会抄袭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500字。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35分)

1.(10分)

(1)①意气风发②生于忧患③苍天犹邻④且立我阴帆直过桥渊深海⑤几只早起的鸟争暖树⑤但愿人长久(***6分。1分每空格,如有漏字、添字或拼错字,空格不得分)

(2)《赤壁》:断戟沉沙铁不卖,所以会被前朝洗清认。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胜利,二乔被关在铜雀台。

《水部十八员外出早春》:天街雨声清脆,草色远近。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于绿柳的晚春。((**4分。每句话1,如有漏字、添字或拼错字,空格不计分)

2.(9分)

(1) zhù愚公云gèn (***4分,各占1分)

(2)漂移和分散(1)

(3)高高耸起。好了,我们走吧。(***2分,各占1分)

(4)平行度(2分)

3.(4分)

(1)贝多芬列夫托尔斯泰(或托尔斯泰)(**每格2分,1分)

(2)到达小人国的原因;船毁于海上风暴,格列佛被卷到小人国所在的岛上。

到达大不列颠的原因:格列佛在航行中为寻找淡水下船,在大不列颠所在的岛屿登陆。

(***2分,各占1分。意思是对的)

4.(12分)

(1)例1:文明就像灯塔,为我们的人生航船指明方向。

例2:文明是滋养我成长的甘泉。

例3:文明是人生旅途的路标。

(**3分,三项要求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只要符合要求即可)。

(2)例一:几千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有着无穷的魅力、不竭的动力和强大的感染力。

例2:文明有着无穷的拉力,不竭的动力,强大的感召力。几千年来,文明一直引领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2分。答案不限于此,只要不改变句子原意,符合要求即可)

②创作与建设(2分)

③坚决纠正过去存在的不良行为(2分)

(3)例1:杨老师,学生会主席今天早上来找你,正好你出去了。他邀请你参加明天下午两点在1号会议室举行的“我与文明同行”座谈会。

例二:学生会主席杨老师今天上午让我转告你:请你明天下午两点到第一会议室参加座谈会。会议的主题是“我与文明同行”。

(***3分,谁让“我”讲的,讲的内容,表达恰当,各占1分。答案不限于此,满足要求即可)

二。(55分)

[1 ](22分)

5.(4分)深红色,艳丽的红色;经得起风霜,无所畏惧。

(两个功能各得2分。意思是对的)

6.(6分)

(1)把萝卜和枫叶做对比,以此来衬托(或突出)枫叶是红色的直接和神韵。

(2)得出自己对《董希祥》中警句的理解,强调枫叶可以抵御秋天的寒意。

(各3分。意思是对的)

7.(6分)运用拟人的方法,采用工整的句式;表达了对枫叶的赞美;语言生动抒情。

(三点各有2分。意思是对的)

8.(3分)象征着敢于克服困难,展现自我的劳动者。(意思没错)

9.(3分)先描述枫叶的外在特征,再赞美其品质,最后揭示其象征意义。

(三个意思各占1分。意思是对的)

[2 ](18分)

10.(3分)解释什么是红树林,介绍其生长环境,解释其命名的原因。

(三个方面各占1分。意思是对的)

11.(4分)叶片上有排盐孔;它们大多有突出地面的呼吸根;通过“胎生”繁殖;有密集的柱根。

(四个特征各为1。如果只回答“有排盐孔”和“有呼吸根”,圆点不得分。意思是对的)

12.(4分)红树林从海底土壤中吸收养分生存,红树植物的遗骸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回归土壤。

(各2分。意思是对的)

13.(3分)经济价值、环保价值、旅游观赏价值(1分每格)

14.(4分)描述方法:举例、列数、引用等。

功能:说明红树林是重要的海洋生物资源,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使解释的内容具体、准确、可信、有说服力。

(每题2分。在第一个问答中,给出两种解释方法,可以得2分;第二个问题和答案如果有意义可以得2分。意思是对的)

[3] (15分)

15.(4分)(1)如果(2)如果(3)讨厌(4)历史。(65438+各0分)

16.(4分)(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达到,(那么)弃鱼而选雄聪。

(2)不是只有圣贤才有这样的心(或:初心)。

(每句话2分。意思是对的)

17.(2分)(1)是/不比活人多(2)山河破碎/风飘(1分各一个)。

18.(5分)

标题

体现中心(或主题)的句子

* * *同样的追求

我想要我想要的。

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义者也。

为了正义放弃你的生命

穿越零的海洋

自古谁没死过?取丹之心,照历史。

(每个中心句2分,1分* * *追击)

第三,

19.(55分)

注:(1)文章基本相关,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具体。如果表达非常突出,可以加3到5分。

(2)文章不足600字的,每少50字酌情扣1 ~ 2分。

阅卷要求:(1)每篇作文必须两人独立评分。

(2)同一作文两人评价得分之差小于5分的,以两人评价得分的平均值为最终得分;如相差5分以上,由评卷中心组评判后确定分数。

滚动写作(5分)

简单明了,难度适中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简析

2009年安徽省中考语文试题仍然沿袭了去年试题的风格,简单,难度适中,在内容上不追求时尚,在题型上不突出新颖。

首先,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考查。学生普遍感觉《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对古诗词的音、形、意、修辞、默写的考查比较容易。如果对单词没有把握,也可以随身查新华字典,听写内容也是古诗词名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依然沿袭了去年的全诗默写,寻求诗的完整性,而选择性的风格则更多了人文关怀。名著阅读的考查比较细致。如果不真正理解《格列佛游记》的内容,就无法从第二个小问题入手。可见你平时要注意阅读,把整本书看完。最具创新的考前猜题综合应用,也是以简单的面貌呈现。语境设计召开“座谈会”,议题为策划宣传口号、修改演讲稿、做口头表达等。如果基础知识训练到位,你会少丢分。

其次,阅读题更注重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即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这方面有5,8,9,10,11,12,13题,***24分,占现代汉语阅读题总分的60%。尤其是第二篇说明文的阅读,几乎都是在考察这种能力。问题6、7、14考察文章的表现手法和效果。在回答内容总结题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总结不全面不准确,容易失分,尤其是散文的阅读题。学生必须彻底理解文章内容,找到关键词并回答。文言文阅读是诗歌和散文的第一次对比阅读,但都是班里的重点文章,学生自然会很熟悉,回答起来也很流畅。

第三,作文命题也给人“返璞归真”的感觉。“师生之间”这个话题很简单,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往关系之一。所以考察这样的题目是没有障碍的,同学们不要跑题,有话要说。但是因为题材太过熟悉,就像我们写父母一样,可能会变得平淡或者老生常谈。缺乏对周围事物的真实观察和感知,不容易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打动考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和学习中应注意以下内容:

(1)夯实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近年来,我省中考语文开放性试题数量减少,导向明确的阅读题数量增加。在过去的几年中,开放式问题频繁出现在试卷中,几乎每道阅读题的最后一道大题都是这样的题目。这类题目分值大,改卷时阅卷的灵活性和主观性也很大,让广大学生望而生畏,考完之后完全没有头绪。这类题目的导向作用是老师在课堂上更热衷于“展开”、“发散”、“感知”,而这种随波逐流的结果往往是学生越来越迷茫,甚至根本没有对错。今年三个阅读题的最后一个没有这样的开放题。由此可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应该以掌握和培养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教学时紧扣课文,尽量少一些“空对空”“空谈”。这反映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回归。

(2)注意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和语言的品味。鉴于传统语文教学包罗万象、肢解文本的弊端,新课程非常重视整体感知。而且读文章一般要把握三个方面,就是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为什么写,也就是文章的内容,表达方式,主题。作为一个文字学系的人,我个人认为更应该关注的是怎么写。如表现形式、结构、语言等。尤其是在欣赏句子的时候,把品味语言作为一个语言欣赏话题,是一种趋势。学生要懂得从修辞、语言效果、形象刻画、表达作者或人物感情等角度去欣赏语言,从而领略语言之美,积累和运用语言。今年对阅读题的考查还是以对内容整合信息的感知为主,语味题比去年有所增加,但感觉还是少了。

(3)答题要准确全面,注意答案的简洁和语言表达的规范。今年中考阅读题没有《阳光是一种语言》《我求挫折》《早晨》这样的初中生难选。两个选段没有晦涩难懂的语言。深刻的道理更容易读懂文字,题目设计也不偏心。学生们似乎很自信地回答了这些问题。丢分的原因往往是回答不够全面严谨,语言不够规范。

(4)写作训练要贴近学生生活,注重表达真情实感。受一些“新概念作文”的影响,学生越来越注重语言的华丽和形式的创新,有些学生的作文甚至是像梦话一样令人迷惑的所谓“美文”。这样,连叙述、解释、讨论的基本表达能力都可能丧失。近年来,我省中考作文题一直走“学生生活路线”,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