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考古真题

答案是:苏冰淇。

在下面的中间

1977年,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苏和坐在大观园的一个山坡上聊天。

良渚遗址保护十年之路(1)

-

作者:来源: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时间:2006年4月4日。

注重保护,创造和谐

良渚遗址保护十年不平凡之路

良渚遗址是中国乃至世界人类共有的珍贵遗产,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上规模和水平最大的地区之一。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第一类大遗址保护的一号工程,被省政府列为文化强省建设的重要内容。杭州将良渚遗址、浙大、西湖作为城市的“金名片”,将在第九次党代会上对良渚遗址进行保护和开发。多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下,良渚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遗址所在地余杭区党委、政府在遗址保护工作中不遗余力。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1995] 133号文件批准颁布了《良渚遗址群保护规划》,良渚遗址保护从此走上了规划管理的道路。由于良渚遗址占地面积近40平方公里,面积大,遗存密集而规则,如此大面积遗址的保护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于地处经济高速发展的良渚和平遥来说,要使如此大的遗址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不被破坏,是一项极其艰巨而繁重的任务。10年来,余杭区党委、政府一直以全新的眼光在大遗址保护的道路上探索前进。良渚遗址不仅立足于遗址本身的保护,还大力营造遗址与环境的和谐存在,并以巨大的决心、巨大的投入和付出,获得了良渚遗址的安全。2001年9月,省政府批准将良渚、平遥两镇242平方公里划定为杭州市良渚遗址管理区,确立了“以保护为目的,以开发为手段,通过适度开发实现真正保护”的工作思路,标志着一种全新的保护模式付诸实践,为良渚遗址保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我们与余杭区党委、政府一起,努力营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和谐关系,同步保护和有效利用遗址。三个和谐关系的创建,凝聚了10年来良渚遗址保护的不平凡之路,也为今后更长远的保护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谐的环境:使良渚遗址区成为充满田园情趣的美丽风景。

环境和场地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恶劣的环境促进遗址的早日消失,优良的环境促进遗址的可持续传播。良渚遗址,位于城市郊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区,也经历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恶化的痛苦时期。良渚遗址历经千年庇护,上世纪末天目山残存矿脉转化为石材经济资源,使遗址区北侧在变富的同时满目疮痍。从莫干山路延伸出的104国道横穿遗址区,繁忙的交通对有“良渚文化故宫”之称的莫角山中心遗址造成了极大的综合污染。多年来,活跃在该地区的36,000名农民和65,438+070多家企业和机构给该地区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扭转遗址区的环境恶化趋势,创造与遗址保护要求相协调的环境,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理委员会在10年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

整治石头经济,还青山以绿,还废墟以静。

良渚遗址北侧的天目山残脉中蕴藏着丰富的优质石材。20世纪90年代前后,石材开采业在当地蓬勃发展,90年代中后期达到顶峰。遗址附近分布着30个石矿,固定资产2000多万,单个石矿年产量从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不等。石材开采带来的噪音、粉尘污染和对自然山体的破坏已成为对现场环境的最大危害。距离矿区最近的重要遗址瑶山遗址被周边的6个石矿包围,山上的茶叶因为粉尘污染不采摘。当地人开玩笑说,家里的桌椅可以当黑板来写字画画。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教授严文明对这一场景进行了严厉批评,指称该地区已经“像一个战场”。批评的声音不仅来自文物部门,还来自省、市、地方的各界。2000年6月,省政协常委考察良渚遗址后,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加强良渚文化遗址保护的建议》,指出“关闭采石矿是保护良渚遗址的重要环节,早一分保护,晚一分损失。”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国平,时任副省长卢松亭等领导多次实地调研并作出批示。余杭区也制定了分阶段关停的策略,明确了政策,加快了石材矿山关闭的步伐。在省市的重视和支持下,2000年6月,尧山遗址附近的6个石材矿山率先关闭,2002年6月底,遗址区附近最后一个也是最大的石材矿山安溪第一石材厂关闭。在石材矿山关闭期间,余杭区克服各种困难,充分理解矿主和员工的想法,不仅关闭了石材矿山,还避免了由此引发的不稳定事件。石矿关闭的补偿资金、劳动力转移安置资金等直接和间接费用达6543.8亿元以上。

石矿关停后,从2003年开始,良渚遗址管委会逐步实施矿区绿化改造,通过人为干预加快石矿绿化进程,投入1.5万余元对各矿区进行治理。2003年6月5438+10月,与瑶山遗址相邻的安溪国源石矿开始对开采后裸露的岩石表面进行绿化和修复。洞口裸露岩面10000多平方米,坡度几乎与地面垂直,恢复绿色难度极大。经过技术人员10个月的努力,这个港口的植被恢复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原本一片平原的岩体终于重新披上了绿色。如今,瑶山遗址前的矿区经过改造,已经成为一个接近自然的绿色坡地,西侧安溪果园的岩面也已经披上了绿色的业务。

关停石矿,让废墟区从“枪炮声”中安静下来;整治矿区,绿水青山,成为良渚遗址保护史上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南移国道,搬迁企业,让“宫”重新庄严起来。

始建于建国初期的大观园以盛产桃子和梨而闻名于世。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化时期,这里曾是良渚先民眼中最神圣的地方。虽然今天地面上壮观的建筑早已不复存在,但地下留下的遗迹成为良渚文化发展高峰的最重要证据,考古学家称之为焦墨山遗址。1977年,两位伟大的考古学家苏和坐在大观园的一个山坡上聊天。

“你觉得良渚遗址怎么样?”(苏)

“很大,但是一下子看不清楚。”(严格)

“我的意思是,这很重要。你认为什么是重要的?在历史上应该占据什么地位?”(苏)

“我觉得它看起来像良渚文化的中心。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良渚文化是一个国家,良渚遗址应该是它的首都。”(严格)

“你也是对的。”苏道:“我本来想说良渚是古杭州。.....杭州应该是从这里开始的,后来逐渐靠近钱塘江口,被西湖捆住了。把良渚比作都城也有道理。..... "(苏)

几十年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良渚遗址考古资料提供了良渚是古杭州的证据。不仅如此,严文明进一步指出,“曾经屹立在焦墨山遗址上的宏伟建筑,很可能是中国最早的宫殿。”结论也得到了学术界的认可。

然而,经过几千年的沉寂和肃穆,这座中国最早的宫殿在上个世纪变成了一座被噪音包围的“孤岛”。104国道穿过焦墨山场地腹地,场地周围有许多企业、机构和居民。一些企业直接在这里建厂,繁忙的过境交通和企业生产让焦墨山厂址不堪重负。随着磨角山遗址的重要性日益增加,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良渚文化时期最重要的物质记忆,成为当时余杭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长期期待和关注。1996 165438+10月28日,建在磨角山遗址上的余杭长明印刷厂率先完成搬迁,余杭市政府为此投入300多万元,为磨角山遗址保护开了个好头。然而,更艰巨的任务还在我们面前。如何消除大交通量对国道104现场保护的影响,远比搬几家企业难。转机出现在1997。今年9月,为保护良渚遗址,省交通厅公路局主持对国道104龚澎至祥符桥段分流工程可行性进行了联审,最终决定将国道南迁,绕行良渚遗址区。至2月23日1999,全长16km的改造工程正式建成通车,投资2.4亿元。据测算,绕行改造工程比原有道路拓宽工程多投入6543.8+亿元,体现了各级政府保护良渚遗址的巨大决心。此事经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后,成为当地政府不遗余力保护古遗址的美谈。

2004年,为了主张债权,一家银行要求拍卖位于焦墨山区的一家企业。良渚遗址管委会闻讯,对企业进行了深入调查。在余杭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投资380万元收购了企业的土地和建筑物,收购后对厂区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拆除和绿化改造,为焦墨山遗址保护增添了新的色彩。

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曾形象地描述了良渚遗址保护要达到的目标:杂草丛生,兔子遍地。在余杭区和良渚遗址管委会的长期努力下,良渚遗址逐渐摆脱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威胁。许多遗址散布在田野、田野和山坡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充满了田园气息。

然而,构建和谐的现场环境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不断权衡的过程。为了保护遗址及其环境风貌,余杭区多年来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财、物,还放弃了很多开发项目。良渚遗址管委会近期正在加紧指导,将遗址内的农房建设和改造与遗址保护的要求相协调,这也是对当地人审美标准的大跨度挑战和改变。更大的问题在于良渚这样的遗址需要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环境。从纯保护的角度来说,范围越大,遗址的长期生存越好。但地处杭州郊区,历史上人口和建筑众多的地理区域,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要求,使得一味寻求大环境控制的策略难以实现。过大的建设控制面积不仅会使保护工作面临巨大的投资压力,还会影响当地未来的长远发展,失去民众的理解,最终导致保护工作举步维艰。如何在大与小之间权衡取舍,成为良渚遗址保护的一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