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难的高考数学

史上最难的数学高考1984。

因为从1977开始,每年的高考题都是老套路,大部分都是模仿练习,缺乏创新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1984年,数学命题组提出了高考“设弹性题,测基础,测能力”的命题指导思想,创造了大量的新题型,即所谓的弹性题。

很多题根本从课本上看不到,难度不亚于现在的全国联赛。比如有一篇文章说:“纵观建国以来的历次高考试题,对考题的编排和组合要求都没有达到规定的高度。”所以广大考生看到这些新的或活的题只能发呆!

据说北京考生平均分只有17,安徽省考生平均分28,全国只有26。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难”的数学高考。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对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进行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且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表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艺术)两类。普通高等学校应当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进行计划招生和扩大招生,全面衡量德、智、体、美,择优录取。

高考的意义:

第一,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和自己喜欢的专业,为以后找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高考最大的意义。众所周知,高考是人生的第一场考试,也是决定未来发展轨迹的一场重要考试。通过高考的选拔,可以考上各大高校,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第二,通过高考可以检验你过去的学习成果,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通过高考也是以后学习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目前各大高校开设的专业都很细致,社会分工也很细致。

第三,高考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包括绝大多数人,也是贫困家庭走上辉煌富裕之路的必经之路。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在于决定了未来人生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