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第三段的知识点

原则:自下而上原则做文言文阅读题,首先要仔细阅读段落,段落后的注释往往有提示作用,所以也要注意。人名、地名、官员名、事物名、法律名等。出现在文章中的有些陌生,所以你可以暂时不去管它。我们要在大脑中迅速储存以下信息:人生经历、仕途、政绩、性格等相关的人和事(可以在试卷上圈出轮廓),但如果做完其他题再考虑“信息筛选题”和“分析总结题”,就必须重读所选文章,费时费力。同时,无论“分析总结题”是“对题”还是“错题”,错的也就那么几个。也就是说,选择题中的大部分分析总结内容都是正确的,这对于我们理解阅读段落以及在回答文言实词、文言虚词、信息筛选题时应该掌握的具体语境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精读完原文,那么就要趁热打铁,从后往前做题。这就是所谓的“自下而上”原则。方法:1。文言文实词的问题——词性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分析字体,明确词义;可以把给定的意思代入原文,通顺就是对的,不通顺就是错的;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区分实词的词性来回答或排除某个干扰项。众所周知,汉字的词性不同,含义也不同。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性来帮助解决问题。比如2001春季京皖蒙高考题:11。下列句子中所加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 .先见物,如果不能启动物:b .不允许,所以大家都害怕:泥里没有雨雪:下雪了。拿一块石头去旅行。旅行: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不正确的解释是D,D项中“旅行”一词是指行人、游客,应该是名词,而不是动词“行走、旅行”。再比如2000年全国高考:11。下列句子中所加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a .京都府府卫:来访b .如何不经判断得到这丝试:知c .放驴自由,取柴做饭:柴火d .后来因为他信,白了。2.文言文虚词——替换法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堂上的知识点,尤其是18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在回答考查文言虚词的小题时,可以自如地运用替换法。高考考查文言文虚词。大部分的题都是把每个虚词放在两句话中进行比较,考察其异同,而且一句来自原文,一句来自中学课本。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从课堂上的那句话开始,把这句话里单词的用法和意思代入另一句话,看是否通顺,这样用法是一样的,不通顺就不一样了。比如2002年春季全国高考:13。下列各组句子中,含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 .认为自己是客友,所以诸葛恪等人选择了效忠于他,所以对感到不解b .邓不听他的话,使他求丸,这不一样,但也不可能释放秦成...人们常常怀疑d .使秋果丸过义门。见《屈原列传》侯生A组第二句,意为“因为”。第一句解释为“所以诸葛恪等人是因才当选”,有道理,所以两个“易”的用法和意义是一样的。B组第二句出自《廉颇蔺相如传》,"见"是副词,表示被动,解释为"被",而第一句中的"乃"解释为"所以我放了他",这里的"见"相当于代词,指第三人称"他",所以两个"见"的意义和用法不同。C项比较简单。第二句出自《石钟山》一书,表示指示代词“这个”。代入第一句是有道理的,所以两个“是”的意思和用法是一样的。D项第二句出自信陵君偷符救赵,“过”意为“过”。把这个意思代入第一句“派人去寻找路过的弹丸”似乎有道理,但笔者认为这句话中的“郭”解释为“射”更好。通过这种替换法的应用,可以准确判断出本题的正确选项是B. 3。信息筛选题——排除法(1)根据陈述对象,排除干扰项,确定答案范围。传记文言文选读中不止一个人的名字,我们答题时需要熟悉的只是这个人的行为(也可能是两个人,2002年考试的父子)。这时候我们可以根据主角做一个初步的筛选:排除所列举的不是“这个人”所说所想的句子。比如2004年高考题(湖北卷):13。以下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