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试卷数学分析怎么写

一、论文评价

整体来看,本次考试难度适中,内容与教材紧密相关,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紧扣生活实际,注重趣味性、实用性和创新性。它突出了数学的特点,以能力构思命题,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化知识体系,突出主要内容。这份试卷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重全面又注重重点。重点知识内容的考查占有较高的比重,并保持一定的深度。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根据新课标要求,本次测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出发,将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情境化,通过填空、解题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比如填空题的2、5、10、13题,第五题的解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基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体现了数学生活化的理念。

3.注意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考试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综合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存在的问题

1,试卷中的问题

初三上学期,课本上只安排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知识,但多位数乘以两位数的题已经出现在这张试卷上了。如第一题第四题“100× 10-100”,第二题第四题41× 600240。另外,初三上学期,课本上的“有余数的除法”的商只要求学会是一位数,但试卷上也有商是两位数的除法。比如第一题计算的1题的“600 ÷ 7=”。二年级学生学会了用乘法公式求商,但商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份试卷有两道题可以直接写(商是两位数):270 ÷ 3=,100-60 ÷ 5 =。注:这些问题超出了教材的范围,阅卷时我们没有看。)

2.答题卡上的问题

第一道计算题*** 36分,占试卷总分的36%。呈现形式有四种,分别是直写、估算、笔算、离线计算。这个大题,学生的计算能力比较扎实,得分率高。缺点:(1)错误的数字或运算符号。比如把“43+5”看成“43 ÷ 5”,“80 ÷ 9”看成“80 × 9”。(2)在离型计算问题中,部分同学没有很好的掌握运算顺序,失分较多。

第二题填空*** 21,占论文总分的21%。这道题的问题是:(1)学生没有注意方程式前后的单位名称,导致数的计算错误。例如:700米+1300米=()公里,将数字填写为“2000”;(2)没有认真看题。比如“一头牛的体重是498kg,4头这样的牛大概是()kg,也就是()吨”。没有估算,就把数字填成“1992”。(3)概念模糊,经过的时间不会计算正确。比如问题5和13。

第三题*** 5分,占论文总分的5%。这个问题的问题是,在“12小时,时针和分针不重合”这个问题上,有30%左右的同学没有在自己的头脑中建模钟面模型。

第四道选择题8分,占论文总分的8%。这个问题的问题在于概念模糊。例如,在第八个问题中,“一根绳子有24分米长。用它组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分米。a、24;b、12;c、6。”不懂“绳子的长度”和“正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边长”,所以大部分同学选择c。

第五题的解题,*** 30分,占论文总分的30%。本题主要问题是:(1)不理解题意,公式错误。(2)不仔细看题,结果会错。(3)不仔细计算,公式对了,计算结果又错了。

三。取得的成就

我们初三9个班,参加测试人数*** 522人。平均分83.8,通过率94.8,最高分100,最低分15,优秀率37.4%,良好率51.0%,合格率6.5%,不合格率5.2%。

从不同试题抽样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扎实。大部分学生书写工整,格式相对规范,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写作习惯培养的重视。学生学习相对较好,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从答题卡上也可以看出,学生在细心解题方面还是有所欠缺,需要继续加强。

四。建议或批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待加强,提高计算的准确性;

2.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和能力发展的培养。

6.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养成写好汉字的习惯。

7.教师要学习课程标准,熟悉教材,把握年度学习目标。同理,命题者也要学习课标,熟悉教材,把握当年的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