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口草龙从何而来?

古时候,壶口草龙流行于流泗、张青、大隆等地。清雍正年间(1730),吴十一室村民,为祈求平安,驱走邪灵秽物,保佑安康,编了一条草龙,名为“平安龙”,全村1。光绪二十四年(1898),流泗周寿棚村村民周永发编织了一条名为“古龙”的草龙,在1的村庙会上举行。周勇做好头发后,把编草龙的技艺传授给他的侄子周云凯。民国九至三十四年(1920 ~ 1945),周云凯多次作草龙,颇有名气。65438年至0985年,流泗余家圈村民余方泽师从周云凯,传承草龙编织技艺,不断创新、发展和完善整个草龙编织艺术,成为湖口草龙编织传承人。

壶口草龙的编织工艺,要求用料考究,制作巧妙。采用织、插、织、嵌、嵌、绕、绕、挂、挂、留空、分、刻、透等各种手工技艺,分别编织出龙头、龙须、龙舌、龙牙、龙身、龙林、龙段、龙尾。

湖口草龙不仅有精湛的编织技艺,还有自己的舞龙技艺。草龙和民间制作的其他布龙、纸龙、板龙、竹龙一样,经常出现在祭祀庙会和喜庆节日中。草龙出行时,一般配以稻、粟、黍、麦、豆的“五谷花灯”,甚至用花、草、鱼、蛙、蝶等动植物的彩灯烘烤,配合草龙表演。舞龙队统一着装,领队身强力壮,头脑灵活,把握节奏,还会“加油歌”;持龙尾者精致滑稽,步伐矫健,有的甚至画小丑脸;其他人都是龙身。自始至终,浑然一体。行军时,锣鼓开道,战斗气势磅礴。屋后大戏锣鼓喧天,有的配以小迪,悠扬悠扬。龙队走的是之字形,就像龙爬行一样。表演中有水龙头上下摆动、咬尾巴、贯穿、盘旋、跳跃、嬉戏、逗乐、滚龙、扭龙、盘柱等各种花样;五谷花灯穿花绕龙扭步,变队列,逗龙,扰龙,追龙等等。根据锣鼓的变化,草龙或跑或跳,或卧或滚,或转或翻,或蹦或跳,或蹦或跳,或追五谷花灯,或穿行于花灯间,或拉球后摇头摆尾,有时钻龙尾,有时缠龙首等。,让气氛变得热烈、有趣、喜庆。

从65438年到0986年,湖口从民间收集整理了完整的资料,编成草龙,然后多次发往各市、各省演出。2006年6月,湖口草龙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3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湖口的文史资料、音像制品、草龙都在收藏中。2008年,文化部授予湖口草龙艺人余方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2009年,江西省政府选定湖口草龙参加澳门回归10周年庆祝活动。